孩子为啥不喜欢我选的玩具?玩具不是“第二保

2020-04-02 16:08上一篇:在中国最成功的丹麦公司:一年收入400亿,产品 |下一篇:幽默搞笑:你是不是没玩具

家有宝宝的,除了给孩子备足尿不湿、奶粉、衣物以外,购置最多的恐怕就是玩具了。很多家庭有宝宝专属的“玩具屋”,用来放置孩子的心爱之物。

可是不少家长会有疑惑,明明给娃买了那么多玩具,可他好像并不喜欢的样子,这很可能是你陷入了某种误区,曲解了玩具的用途,疏忽了对孩子的关心。

“我都给他买了那么多玩具,对宝宝还不够好吗?”任何时候,玩具都不能取代人的位置,别把它当成“第二保姆”。

按照不同月龄给娃选玩具,陪他玩耍,这才能真正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。

宝妈诉苦:买了那么多玩具,宝宝唯独喜欢玩瓶盖

小宇妈妈最近和我诉苦:自己辛辛苦苦,翻书籍查网络,向其他宝妈求教,为儿子买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,可是孩子只新鲜了两天半,就转而玩自己的那一套了。

相较于华美的玩具,小宇更喜欢去玩各种瓶盖,比如矿泉水瓶盖,药瓶盖子,最近还发展到锅碗瓢盆或者纸巾盒,抠下水道,偶尔摆弄两下妈妈的玩具,就算“给面子”了。

她不明白儿子的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?难道妈妈和宝宝的代沟如此之深吗?

其实小宇妈妈遇到的问题很多家长都碰到过,我仔细询问了她买玩具的细节,和她分析过后,宝妈恍然大悟。

分析:为啥宝妈的玩具“不讨喜”?

两点原因,第一是小宇妈妈处心积虑买来的,更像是教具,功能性很强,包括认读、学走步、拼字母等等。可孩子尚幼,一下子要求孩子都学会,他自然会有抵触心理。

第二点原因,则是孩子正处于空间敏感期,按照蒙台梭利的理论,0~6岁的娃都处于这个时期,他们会对空间表现出特别的兴趣,包括孔、洞、攀上爬下等等。

这个时候的妈妈,不如陪着孩子用被子搭帐篷,或者和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,更能激发孩子的玩耍热情,他在依靠自己的力量探索空间的大小和位置。

在买玩具这件事情上,妈妈和宝宝宛如两条平行线,孩子能偶尔“赏光”已属不易了,更别提“讨喜”这一说了。

孩子不爱玩玩具,大人先反思下这几个问题

1)您买的玩具好玩吗?

玩具玩具,第一要义是玩,可是像小宇妈妈这样,既要求孩子训练感官,又要求精细动作有发展,还得发展出社交、练习发音等等。

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“教具”,孩子自然觉得不好玩,连看都不愿意看,再多的功能也无用武之地。

从价钱上来说,这样买的确很合适,但是家长千万别想着一次性“打包”全教会给孩子,他承受不来,欣赏不了。

建议:单一功能的玩具也能玩出花样来,就拿瓶盖来说,可以叠高高、拼接、抛掷乃至于盛水,不要小瞧孩子的潜能,有时候最简单的玩具,恰恰是孩子的心头爱。

2)您买的玩具容易玩吗?

有的家长为了帮孩子早早开发智力,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买了复杂的拼装玩具,然后以上帝的视角期待着宝宝的成功。

起初他会被吸引,但是过于复杂的玩法和挫败感,很快会让孩子失去兴趣。

一般来说,2岁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大约为7分钟;3岁的孩子平均为8分钟;4岁则为12分钟;5岁为14分钟。

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会感到疲劳,需要休息,所以指望孩子超出年龄的限制而攻破难题,显然是不现实的,不爱玩不是笨,而是真的不想玩。

建议:根据月龄和宝宝的特点来给娃选玩具,家长指导会更有操作性,让孩子能更快地掌握技巧,增加玩耍兴致。

3)父母有没有和孩子一起玩呢?

“拜托,我给孩子买了这么多玩具,不就是让它陪着宝宝玩的吗?”持有这种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,把玩具当成“第二保姆”,自己退居二线。

可即便是如此,宝宝仍然不爱玩,仍然要黏着爸爸和妈妈,这时候父母就会很无奈,发出灵魂拷问“玩具不好玩吗?”

玩具虽好,无法替代亲子陪伴,好处有两点,很多家长都忽略了。

第一,家长和娃一起玩,有助于智力开发。

一项针对30个月到36个月大孩子游戏的研究表明,一些带有仿照性的游戏,如果有大人在场,孩子玩耍的时间要比孩子单纯地和同龄玩伴一块儿玩的时候更长。

这是因为大人的示范性会给孩子起到启智的作用,在父母的引导下,孩子能较快地掌握新奇的玩法,进而开发出更多的玩法。

第二,家长陪玩,亲子关系更亲厚。

想象一下那个画面,爸爸拿着一根吸管,将小蚂蚁放进观察箱,用沾满糖的棉球吸引蚂蚁,看着它们爬进爬出,这将是父子间最难忘的记忆了吧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家长可以给孩子讲科学家的故事,讲蚂蚁窝,教会孩子在玩中学会观察和思考。

建议:高质量的亲子陪伴,远胜于任何玩具,家长要学会互动,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,以宝宝能接纳的尺度来选玩具,玩玩具。

这件事情不应局限于玩具本身,它还包括和大自然的接触,以及对生活用品的玩法开发。